绥化大米 | 大米市场的规律朴素迷离,让人摸不到头脑发表时间:2019-05-02 10:46来源:大米产业网 【绥化嘉源米业】15年我国大米进口量突破350万吨,达到历史新高。大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,从早期我国就以种植水稻为主繁衍生息,而且随着科技的越老越发达,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诞生,我国粮食问题完全可以自己自足,每年可达满仓一状态。但是另一边我国进口大米的数量也连年增长,大米市场的规律朴素迷离,让人摸不到头脑。 伴随着产量连增,粮食库存也屡创新高。据某机构预测,到今年一季度末,我国临储稻谷库存将达9000万吨左右,加上社会库存与常规储备库存,总量将高达1亿多吨。 由于库存庞大,稻谷的出库和消费引发市场关注。统计显示,从2014年5月临储稻谷再次开拍至2015年9月30日,临储稻谷成交总量为 1026万吨,月平均成交量约60万吨。粮食连年丰收、托市价格持续单边上扬,临储粮拍卖出库率低等问题,使部分粮食主产区陷入粮食“拍不走、调不动、销不出”的困境。 从消费看,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,2015年国内稻谷总消费量约19000万吨,同比减少178万吨。其中,口粮消费约16900万吨,同比减少20万吨;饲料用粮约900万吨,同比减少120万吨;工业用粮约1020万吨,同比减少40万吨。在消费量小幅减少的同时,是大米生产量的持续提高。2014年全国生产大米1.304亿吨,较2009年增加0.732亿吨。2015年1~6月生产大米0.609亿吨,同比增长1.73%。 资料显示,2015年11月份中国大米进口量为317,656吨,比上年同期增长38.91%,2015年1~11月累计进口 2,954,454吨,同比增长32.19%。卓创资讯预计2015年11、12月份我国大米进口量仍将维持月均30万吨左右,全年进口量将达到创纪录的 300万吨。 虽然年进口量不到国内总消费量的2%,但进口数量已呈逐年增加趋势。 数据是能体现问题的,大米市场的不规律性大米产业究竟该何去何从?掌握行情飞向,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础,以国家政策支持为大背景是大米企业需要做的。 |